跳到主要内容

摄影实践学习

设置相机参数

光的艺术

阳光最大的特点就是单一光源,也就是光线之后一个方向

顺光(正面光)、侧顺(侧45°)、正侧光、侧逆、逆光

总结

  • 如果你想拍出白皙光滑的皮肤,就要将脸正对着顺光的方向拍摄
  • 如果想把人拍瘦。从测顺光的角度拍摄

人像摄影

拍照机位

低中高三种拍照机位。

  • 拍全身照使用低机位,我们蹲下让相机与膝盖平齐,将人物的脚放在画面的底部,然后微微抬起镜头仰拍,这样拍出的全身照,人物的身材更修长好看。在焦段选择上,建议使用广角,广角拍出来的身材显的更加的修长。(广角+仰拍
  • 拍半身照使用中机位,相机与腰部平齐,构图时将眼神放在上1/3处,画面卡在人物中央,这样拍出的照片更亲切自然
  • 拍近景照使用高机位,让相机与人物的眼睛平齐,用人物的表情和细节去帮你传递情绪,构图时要注意不能切脖子,要让锁骨或者肢体展现出来,这样才更符合视觉习惯。在焦段选择上,建议使用长焦

参数

  • 照片风格

    • 如果模特的皮肤比较好可以提高锐度增加细节,反之则减少锐度起到磨皮的效果

    • 如果模特喜欢冷白皮就提高色调,喜欢红润的皮肤就降低色调

    • 一般拍人像反差会设置的较低,-1,-2都可。饱和度可设置为+1,+2

指导动作

动作

  • 运动:走、跑、跳
  • 静止:站、坐、蹲

细节:摸头发、微笑、回头看、歪头、耸肩、绷脚背(一只脚)

角度:正面、侧面、背面、俯拍、仰拍

景别:远、全、中、近、特

道具:拿着、举高、递给镜头、放胸口、半侧抬高

遇到的问题

  • 拍照脸黑:在我们逆光拍摄的时候,要么背景会很白,要么脸会比较黑。

其他

  • 拍照的时候对于测面拍照的时候,尽量不要切断人物与视线方向,预留一些眼前空间会更加舒适自然
  • 学会做减法:按下快门前,思考一个问题:主题是什么?然后做的就是减去多余的部分。常用的减法公式
    • 虚化:调大光圈
    • 遮挡:利用周围的物品充当前景,侧挡掉画面多余的部分
    • 找背景:寻找色彩比较单一的背景

摄影拍摄

构图

点构图

  • 中心点构图:将主题放在中心的位置,让照片的主题显的稳重突出。缺点是画面显的呆板缺乏活力和创意

  • 三分点构图:将画面分为三等分,将主题放在四个交叉点上。优点是让照片显的更加自然有活力。可能有时候会觉得让主体在一个点上会让画面不平衡,就可以在相对的点上放置一个陪体来平衡画面。

线构图

  • 三分线构图:将主体放在三分线上,这样画面就显的很灵活。垂直三分线在拍摄人像的时候,一般人物朝右就讲人物放左三分线,人物朝左就放右三分线。水平三分线构图需要根据想要强调的主题来选择水平线的位置,比如拍湖面和天,如果想要强调湖面,就将水平线放在上三分线,如果想强调天空就放在下三分线
  • 对称线构图:根据画面的水平居中线或垂直居中线来构图。适合用在有镜面反射或对称建筑的场景。拍摄时经常会遇到有镜面反射的地方,如雨天的积水或湖面的倒影,这些都属于水平对称。垂直对称大多用于拍摄建筑,在一些大楼的玻璃前也可以拍摄人物
  • 对角线构图:将画面的主体放在对角线的位置上,这样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,大部分的创意照和情绪照都会用的比较多。还有一些会用在光影的表现上,将主体放在对角线上,可以让主体和陪体产生联系,引导视觉注意力在主体上
  • 引导线构图:通过画面中的元素引导视觉注意力到画面主体上的构图方式,同时引导线的存在也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。但要注意引导线要与画面主体形成一个角度,而且画面主体最好处于中心点或三分点上。

面构图

  • 前景构图:在画面中加入前景,可以使照片更有趣,同时也能增加空间立体感,但要注意前景要与主体有关
  • 框架构图:类似于前景构图的特殊形式,通过门或窗户作为前景,将主题框在一个框架中,这样能够让视觉注意力集中在框架内的主体上,框架构图除了具有前景的好处外,还能够突出画面的主体增加纵深感
  • 填充构图:让主题尽可能的充满整个画面,让主题更富有视觉冲击力,通常用于避开复杂的场景或表现夸张的情绪
  • 留白构图:尽可能在画面中留出多的空白,给画面做减法,让画面更干净简洁。通常用户拍摄小清新或者表现情绪的照片上
  • 重复构图:当画面中有比较多的重复元素的时候。需要注意的事,画面中的元素排列最好是基于某一种排列逻辑,不然画面会非常的混乱
  • 对比构图:通过画面中的某个元素来突出另一个元素,比如通过运动、明暗、颜色、静止的方式来进行对比构图

其他

  • 三角形构图
  • 曲线构图
  • 黄金分割法

后期

双重曝光